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“慢就业”需要两面看

来源: 中国经济网-《经济日报》  2023-07-04 15:34:34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     最近,2023届毕业生陆续离开校园。“慢就业”被越来越多人提及,一项调查数据显示,2023年应届生选择“慢就业”的比例从去年的15.9%上升到18.9%。

      虽然存在争议,但是具体分析不同个体可以发现,“慢就业”并非贬义词。毕竟,大多数“慢就业”不是不就业,更不是“躺平”。

      对于“慢就业”现象,要区分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两种情况。

      毕业离校了,部分毕业生工作却还没着落,今年青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。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,不得不被动处于“慢就业”的状态中继续搜寻合适的岗位。针对这种情况,应当持续不断提供就业服务,让有就业意愿的青年尽快就业或参与就业准备活动。

      6月底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时启动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。人社部门制定了相当详实的计划,在7月至12月期间,对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服务,提供1次政策宣介、1次职业指导、3次岗位推介、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;对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及长期失业青年,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,提供实践引导、职业指导、就业援助;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,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。

      对主动选择“慢就业”的青年人,也应当区别引导。调查显示,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“慢就业”,是为了提升学历、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,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增加实习和参加社会活动。不少青年人对新职业、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岗位比较青睐,多掌握一些技术技能,能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。应当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培训课程和服务,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、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的能力。同时,鼓励企业对新招用的毕业生等青年开展学徒制培训,通过企校双师带徒、工学交替,培养适合企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。

      需要注意的是,毕业后留出过长时间去观望,一味求稳求好,也有可能造成心理焦虑,挫伤自信甚至逃避现实。家庭、学校和青年人应当做好合理规划和调控,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,以免“高不成低不就”。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信息桥梁作用,阻断毕业生向“消极就业”“懒就业”方向变化,通过改善劳动条件、规范企业行为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。

     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工作岗位是人生最好的历练场,无论对就业前景有什么样的预期,归根到底要靠实践和奋斗来实现。只要方向清晰、方法对路,就不愁找不到工作。 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敖蓉)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